夕陽老人 孟巍堅
“天行健”一語,源出自《易經•乾》,全句為“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而今習近平主席在九月八日抗擊疫情表彰大會上講話,便引用了“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言‘一個民族之所以偉大,根本就在于任何困難和風險面前都從來不放棄、不退縮、不止步,百折不撓為自己的前途命運而奮斗。’如是豪言壯語,便是對《易經》做出對該字句寓意的詮釋;又正如孔穎達予此疏:‘此一人事法天所行,言君子用此卦象,自勉力,不有止息。’其精神奮發照耀著千載歷史。
首從“天行”二字看,它又是我中華中醫學上的一個重要名詞,如《諸病源候論•天行病發黃候》。其天行病,即指急性傳染病的廣泛流行。稱為“天行虛勞疫虐瘴”亦稱“天行時氣病”而統稱為“時疫”。便是《易•乾》“天行”二字所起;《諸病源候論》這部醫學典籍,它原為隋代大業六年(610),由巢元方等人撰寫,共五十卷,專論中醫學對各疾病的病源、病候、病機為內容而談,為此宋代太醫學家曾規定為醫家與世人必讀之書。說明自古以來即有如此廣泛而急性的傳染病流行。追過往凡染此種流行病者,往往不免許多人死于其中,這便是《易經》對此指出了“天行健”寓意有“雙重”,即中華“經學”和“中醫學”。
國際儒學聯合會
頒發證書獲得者
中 華 書 局
2020年9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