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0日,河南省三門峽市陜州區張汴鄉北營村陜州地坑院的工作人員在布置紅燈籠。
12月10日,游人在河南省三門峽市陜州區張汴鄉北營村的陜州地坑院參觀(無人機照片)。

12月10日,游人在河南省三門峽市陜州區張汴鄉北營村的陜州地坑院參觀。

這是12月10日在河南省三門峽市陜州區張汴鄉北營村拍攝的“地下四合院”(前)與居民新居(圖右上方)(無人機照片)。
這里原先均為當地群眾的老住宅,政府將居民搬遷至地上的新居,對地坑院統一修復,成為別具一格的鄉村旅游點陜州地坑院。

12月10日,游人在河南省三門峽市陜州區張汴鄉北營村的陜州地坑院參觀(無人機照片)。
“聞聲不見人、入戶不見門、車從房上過、人在土炕睡”是河南省三門峽市陜州區地坑院的寫照。地坑院又稱“地下四合院”,是豫西山區一種“平地挖坑,四壁鑿窯”的獨特民居形式,建筑曲徑通幽,別具匠心。2011年,“地坑院營造技藝”入選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目前,陜州區尚存近萬座地坑院,近年來當地政府陸續對100多座地坑院進行修復性建設,并集中開發建設地坑院核心游覽區域,已建成多處獨具特色的鄉村旅游點,帶動了當地群眾就業和增收。
新華社記者 陶明 攝
責編:翟婷 編審:胡永全 終審:汪中東